陈 庚 北京交通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2.沟通机制

沟通贯穿于网络课程开发的始终,有效沟通是项目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沟通机制在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为网络课程开发项目的决策和计划提供依据,为组织和控制实施过程提供手段,为建立团队成员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供条件。

网络课程开发项目中通常采用会议、电子邮件和电话的方式进行沟通,有时也借助模板、日志等工具。

会议是网络课程开发中常见的沟通方式,包括:团队建设会议、项目启动会议、工作例会、项目结题会议等。每次的会议都应有会议纪要,包括时间、地点、参与人、执行情况等。

电子邮件和电话主要用于成员之间的信息交流。但是,二者有着不同的特点。 电子邮件通常传送超文本信息,包括文本、图片等。 相对于电话方式,邮件发送人一般会较慎重地对待邮件的内容,会有更多的思考,并且记录保存,可以作为进一步解决问题的基础,但是难以达到深度的沟通,尤其是对于一些难以用文字描述的问题。而电话则通过语言交流问题,通常能够较快地解决问题,但在口语交流过程中交流者难以进行较深的思考,语言有较大的随意性,而且一般情况下没有保存记录。

模板作为网络课程开发过程中规范性的文档,能促进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日志可以记录项目沟通过程,减少沟通障碍,同时给参与者更多的思考空间。

文档管理工具(MS Sharepoint、Groove 等)、沟通工具 (飞信、 飞鸽等)以及项目规划工具(MSProject)等也能很好地解决沟通的问题。

在对网院现状的调研中,笔者发现在网络课程开发项目中,沟通的最大问题表现为教学设计人员与主讲教师的沟通问题。原因是:一方面,网院的网络课程主讲教师一般为兼职教师,即教师本身在大学有其自身工作,投入到网络课程开发的时间较少;另一方面,已经习惯了校园教育的主讲教师对于网络教育的理解程度还有待提高,难以融入到网络教育的情境中来设计网络教育的课程,难以理解传统课堂教学中不需要强调的环节在网络教育中需要明确的必要性和价值。

3.进度规划

进度规划是整个项目进行时间管理的基础,也是重要保证。在制定进度规划的时候,必须知道有什么资源,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以何种方法可以利用资源。如果一些关键资源的利用不可控,那么在规划时就难以为其分配任务,就会影响项目的实施。进度规划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来实施估算,比如:运用数学方法计算理论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运用资源平衡试探法挖掘需求资源与实际可利用资源的关系。

网络课程开发的项目通常需要经历规划、设计、开发、测试与发布 5个阶段,进度规划要将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具体化,同时根据工作任务分解的结果为每个阶段确定完成时间。 工作任务分解主要是将项目可交付的成果分成更小的、更容易管理的单元,细分到足以用来支持未来的项目内容制定。工作任务分解中需要确定项目的主要可交付成果,确定每个可交付成果的详细程度是否足以编制出恰当的成本和工期估算,确定可交付成果的组成元素,以利于检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人员任务和资源的分配等。

项目管理中,进度是一个重要目标。进度的加快,依赖于正确的思想和方法。项目管理是从全局出发,以项目整体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以项目范围、成本、质量等各专项管理的协调、统一为内容,所开展的综合性管理过程。因此,开展项目管理就要有项目各要素及各专项管理进行综合协调的观念。

在网络课程开发的进度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 例如:“计划赶不上变化”、“要速度不要质量, 要质量不要速度”、“杂事多于主业”、“沟通、沟通再沟通,推迟、推迟再推迟”等等。项目的范围会影响进度。 一般来讲 (假设其他要素不变,下同),项目范围越大,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越多,项目耗时越长;反过来,项目范围越小,项目所要完成的任务越少,项目耗时越短。因此,如果项目进度很紧或者进度拖延非常严重,就可以考虑是否能够将范围进行收缩。 如果缩小范围,那么进度就能得到有效缩短。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