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立品牌 力求发展
服务学生 回报社会
                                      ———三水光明远程教育中心

                   访谈嘉宾:三水光明远程教育中心校长   吴章荣

    访 谈 人:《华师在线》责任编辑 贺义梅

比如有一个人力资源协会会议,说到用工难、要如何留住员工的问题,其实关键在于企业文化,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鼓励员工读书、学习,无论是学历还是非学历的。如果企业能拿出资金来鼓励员工学习,停岗管理让员工在两三年里学完一些知识,这样去留住员工,员工也会觉得企业具有人性化,就会考虑留在企业。所以我对他们说,要留住员工三五年,甚至是十年,很关键的就是要鼓励他们学习,企业要拿点钱资助员工学习,这也不算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如果企业正在创业阶段可能比较难实现,但是如果企业稳定了,就需要这样做。很多企业留不住员工又去招新,招来以后又留不住,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其实找工作的人也觉得换工作麻烦,他们很看重归属感、凝聚力。我们对企业老板说要看有没有企业文化,有没有给员工成长的机会,先不要担心员工会不会走,应该要持这样一个态度,就是要首先不怕员工走,给他们机会,他们就不会走了。不过这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贺义梅:你们以什么方式吸引学生来报读? 在招生的时候有介绍费吗?

吴章荣:可以说有,但我们的方式是返还给每个学生一百元作为他们的班会费,用于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打印资料、开展班会活动等费用。我们每一学期有三次班会,其中出行上门班会到企业的活动,企业也很欢迎我们,我们的班主任也去了解一下学生的工作环境,让学生有归属感。新开学的开学典礼上、开学班会上,在中段或是尾段的时候有一个活跃讨论班会,还有期末考试班会,毕业论文或是实习报告的辅导也会有一个班会,毕业班会有一个毕业动员班会等,我们一头一尾抓好,中间时段在网络Q群上会面。对我们来说这是口碑,生源都是学生带来的,不需要做广告都有那么多人来。所以说,做好学习支持服务是最好的招生宣传。

我们保持对企业和事业单位联系与沟通。到招生的时候,有些企业就会把我们的招生计划放到他们的内部网页上。有些课件我们免费提供,他们人力资源部拿走整理、让员工学习。但是要进行学历学习的话,就要注册。招生的时候,我们就跟进学员,他们有问题都帮他们去解决。我们做好了,教育局的人都会推荐学生来我们“光明”学习。

在制度上我们提出招生的指标数,比如新生入学报名注册须达到90%,就是说考生从考试到录取再到注册缴费要有90%通过。今年有230多人,只有10个人没有通过,这是正常的范围。

贺义梅:这跟吴校长的修养有关,在光明学习中心可以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气息,即便是在办公室的每一面墙上都挂有书法字画等作品。

吴章荣:我们认为,做文化要从读书学习开始,领会以后就会有信念。做了这么多年教育,我们觉得要从做人开始,再做好事情再学习知识。

贺义梅:这就是常说的“气场”,就是一直在追求文化上的修养,然后传给身边的人,传给“光明”的人,再传给学生,会不会有这样的影响?

吴章荣:有的,虽然他们只是普通的大专毕业生,但是他们很多时候会受到影响,为人处世跟着我走,我也会带着他们去走,尽量让他们理解我的意思,然后又有自己的做法。

我们作为一个企业或是校园,把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集中起来,大家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有企业团队里的诚信、敬业、协作、高效,大家会相互影响。比如挂一些字画,学员来到这里会觉得是读书的地方,第一印象就觉得适合读书。他不想读,我们就影响他去读,我们有的学生甚至纯粹是混的,我就经常找他们谈话,要他们多学点东西,把核心的课程学好,学到自己最有用的就可以了。

贺义梅:你们在文化的打造和传播上有做一些什么努力?

吴章荣:在这方面也是边走边摸索,有老师专注这一块,她学的是文化管理专业,我们支持她做,给她权利去做。当然,也包括我们给她福利待遇。我们比较重视员工学习,在考核制度就有每周学习时间不少于6小时,此外,我们对员工进修学习有补贴费用。关心员工学习、工作、生活我们一直有做,我曾经说过“让每一位员工在光明得到成长”。我认为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比如我们一位员工休产假期间,她也放不下自己的学生,经常与学生保持联系。这是我们对员工和学生都人性化管理的结果。现在,我们员工在光明工作五年以上的有很多,他们在敬业地工作。


下一页<1 2 3 >上一页